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月8日,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记者从多位考生处了解到,今年行测科目不少题目与“二十大”相关,此外多位考生向记者反馈称,行测题目整体难度不算太大。
据悉,今年考试延续去年分级分类特点,行测、申论均按照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级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三类分别命制试题。中公教育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总体来看,试题考点常规,各部分的题量分布与往年保持一致,在考查要素上更侧重政治素养的考查。
考试结束后,有考生向记者表示:“资料分析题比较简单,言语理解有点难读下去,在这部分耗费了挺多时间。”另一位考生表示“复习不够充分,题量有点大,有些题目没答完,下次再考的话会调整答题顺序和策略。”
上述负责人分析称,从题目背景来看,侧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政治素养是考试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在常识判断部分,多道题目聚焦二十大报告,考查了中国式现代化、二〇三五年发展总体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十年成就、共同富裕等主题。同时,多个题型的题目背景紧密结合当下热点话题,考试试题选材更加贴近时代主题。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市地级、行政执法类的法律类题目有所增加。据悉,行政执法类作为去年开始新出现的职位类别,在国考招考中人数占比最多,今年招聘人数占80%以上。而在行政执法类常识判断部分中,法律考查最多,去年考查7道,今年进一步增加到8题。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8道题目侧重于民生热点话题,噪声污染、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热点话题都出现在考试中。同时,考查范围扩大,除了2022年修订的法律外,还考查了2020年、2021年新修订新制定的法律,这也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中要关注更长时间内的新法。
在脱贫攻坚完成后,乡村振兴是接下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上述负责人指出,2022年度考试中出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再次出现在今年考试中,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通过本次及历年法律考题可以看出,考生需要着重提升的是法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新时代社会生活关注度。”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软考报考人数大幅上升,证书的含金量和被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用于申请职称、各大城市落户等,软考证书非常好用。
2023下半年软考难度是升是降?零基础备考软考还有机会过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软考介绍
软考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简称,由工信部、人社部领导的国家级考试。
其目的就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是评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标准。
软考开考十多年,近3年累计参加软考的人数就已超300万人,同时每年以数十万的基数持续增长中,可以看出软考的热度之高。
二、2023下半年软考难度
1、报考人数增加,竞争激烈
软考报考人数年年攀升,竞争越来越激烈,考核难度也越来越高!
2、教程改版频次变高
2022-2023年软考教程改版的科目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2版教程出版是在2008年,第3版教程出版是在2017年10月,第4版教程出版是在2023年3月。
系统架构设计师第1版教程是在2009年6月份,第2版教程出版是在2022年12月。
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教程改版频次变高,考试难度也提高了。
3、出题形式、出题角度及出题范围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软考考试的出题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考题角度也更加刁钻,出题范围更广了。
根据2023上半年软考考试分析,时事政治和技术部分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论文选择的范围变小了,软考高项从过去的二选一变成了只有一道题可选。教程的改版及新内容的增加也意味着考试的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预测,不再套路化。
过去备考时,只需要重点掌握教材上的考点和章节,就能有很大的通过考试的机会。然而,现在单纯地背书远远不够了。
三、零基础备考软考
选对专业,零基础也能快速拿证
软考分初级、中级、高级3个资格等级,共27个专业资格。不用按照顺序逐级考,可跨级报考。
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选择简单好考,通过率高的专业才是关键。针对零基础考生,小希推荐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和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也就是软考“中高项”。
零基础考友建议报班学习
零基础备考软考如果不是时间非常充足且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小希还是建议报班学。
自学需要自己找资料、自己找考试重点,不仅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而且学习动力也会在沉闷的学习中逐渐消退,最后放弃备考。
报班学习这些问题都能规避,很多同学不舍得花钱报班学,但我们考软考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自学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率还低,从长远角度来看报班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文案编辑:贺晓佩